康索特

您身边的关务咨询专家

在线留言在线留言| 收藏本站收藏本站|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在线关务课堂

咨询热线:021-35383252

猜您想找: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康索特新闻中心 » 康索特客户见证 » 客户评价 » 商品归类争议处理 » “商品归类”是什么?

“商品归类”是什么?

文章出处:   责任编辑: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6-08 08:57:31    点击数:-   【

商品归类,是指在《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公约》商品分类目录体系下,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》为基础,按照《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》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、商品归类决定的规定,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行为。

这是海关总署第252号令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》(以下简称《商品归类管理规定》)中对商品归类的定义,通过如下思维导图进一步了解该定义:

微信截图_20220607154802

该定义阐述了商品归类是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行为,同时明确了确定商品编码的依据。《商品归类管理规定》明确商品编码是指《税则》商品分类目录中的编码。

同一商品编码项下其他商品编号的确定,按照相关规定办理。以中华绒螯蟹为例,商品编码0306.3391,在实际通关中的商品编号需要确认到十位。

对于第九、十位的确定需要按相关规定办理。要注意学习时8位商品编码的确定与其相应商品编号的确定的规定可能不一样。

为了便于区分,品目包括品目号和品目条文,品目号对应的条文为品目条文;子目包括子目号和子目条文,子目号对应的条文为子目条文;《协调制度》中H.S.Code是6位数字,品目号是4位数字,子目号是5位、6位数字。《税则》中税则号列是8位数字的商品编码,本国子目号是7位、8位数字,下表为不同目录中的名称比较。

微信截图_20220607154802

我们看到,加了7、8位就为本国子目,在这基础上加上税率的变成了《税则》,加上计量单位的就为《统计目录》,加上监管附加编号、监管证件、税率等就成了《实用手册》。

对于初学者并不能很快理解定义,这需要一个过程,理解越早对归类成长越好,这个是“实用主义”定义,即《商品归类管理规定》中是针对进出口货物的,有着特定的场景适用,有着特定的规则,比如国内贸易的货物一般无需确定其商品编码,出国购买的个人自用物品,一般无需确定其商品编码。而这些商品编码确定的依据需要在《协调制度公约》商品分类目录体系下,即不能脱离这个体系。

对于商品归类学习者来说,场景可以不用受限,也就是“万物即可归”,生活场景的物品皆可作为归类分析的对象,只要归类规则符合即可。这是训练归类思路非常重要的过程,比如在《协调制度》中,鲜甜玉米是蔬菜(品目07.09),而玉米是谷物(品目10.05),某能量饮料属于加味、加糖或其他甜物质的水(子目2202.10),斑马(zebra)不归马(horse)(horse品目01.01,zebra品目01.06)。

这些信息相对来说都是大家熟知的,而在《协调制度》中的分类有些看上去匪夷所思,但还是能反映到事物的本质,而并非脱离实际,只不过相对来说有些抽象。比如我们看保健品时,在归类中第三十章药品已经排除,一般是按食品及饮料归入第四类,例如,营养品、糖尿病食品、强化食品、保健食品、滋补饮料及矿泉水),但不包括供静脉摄入用的滋养品,某药酒在归类中是归药(品目30.04)而并非酒。别特酒(品目21.03)又属于杂项食品,按体积计酒精含量44.2%~49.2%,按重量计含1.5%~6%的香料、各种配料以及4%~10%的糖。

以上是归类学习初级阶段的一个过程,如果不涉及实战,无论怎么认知都行。但凡要涉及实战,就是实际用于通关申报,那就得上升一个认知。这就好比开车一样,理论考满分没有用,上路才能真实检验是否适合开车,不同人不同应急能力,在不同路况开车风险就不一样;归类也类似,由于商品编码涉及到海关的征税与监管,如果不了解申报不实的风险,显然不适合做归类方面事务的。

本章作为认知篇,从归类是什么,归类学什么,以及归类怎么学三个方面阐述,希望能从实战的角度,分享对归类的心得体会;也就是如果有时光穿梭机,再回到当初归类学习的状态,应该如何开启归类的学习。

一、归类是什么?

图片


1.翻译

简单的说就是把进出口货物“翻译”成代码,海关通过代码对货物实施相应的监管,需要借助“目录”通过“规则”来实现。
怎么翻译成代码,这就好比一门外语,一般人通过单词直译,或者通过软件自动翻译,也能理解大部分内容。归类也类似,通过品名以及对商品某些特征的理解,稍微了解《协调制度》或通过大数据的检索也能搜索到相应的编码。
但归类的问题在于,目录设定的商品远跟不上商品的千变万化,很多商品一出现就有争议,比如无人机,到底是飞行器,还是“会飞的照相机”。当然这在2022版《协调制度》已经不存在这一争议了(通过新增品目解决了各种争议),这就是规则的运用。
商品信息的认知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,不全面的了解,很容易遗漏影响确定编码的关键因素。比如巧克力味的代餐粉,巧克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成分表里都没体现,但真实情况是含了一点点可可,最终是归入品目18.06(其他含可可食品),而不归入品目21.06其他品目未列名的食品。因为品目18.06还包括各种含有任何比例可可的糖食(包括巧克力果仁糖食)、甜可可粉、巧克力粉、巧克力酱及所有含可可食品(但本章总注释规定不包括的除外)。注意注释中描述的是“任何比例”。这个对“翻译”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。
2.沟通

归类是人与人、人与计算机沟通的过程,关务与技术人员沟通,关务通过网络信息检索。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乔哈里窗视窗,最初是由乔瑟夫(Joseph)和哈里(Harry)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。视窗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,它被分为4个区域:开放区、隐秘区、盲目区、未知区,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。

微信截图_20220607154802

商品归类中有效信息的获取最关键的,也是最困难的,因为归类人员—关务—技术,这个中间本身存在一个不确定因素,而归类所需信息与商品客观信息又存在不少误区。比如你问这个钢板弹簧是不是汽车专用零件?

gh_90255f22fd4a_430

技术人员的回答当然是专用零件,这样看上去谁都没有错,技术人员并不了解归类中专用零件、通用零件的定义,这个显然是没有共识,对于技术人员存在盲区的,很多时候商品编码错误是商品信息确认的问题,也就是归类过程要达成共识,解决盲区。
微信截图_20220607154802

3.规则

商品归类是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行为,这是在特定的规则下进行的,前面是了解商品的客观信息,就是商品的本质信息。比如设计为商业用的咖啡机,但我买来就放家里用,这种情况自然是以设计用途为准,就不能根据实际用途来确定其商品编码。
再比如具有杀伤力的武警用的弩(钢铁制),看上应该归入第九十三章武器,但在总注释中已经排除,不包括弩、弓和箭以及玩具武器(第九十五章)。这就是规则,归类的过程,就是规则运用的过程,不能用个人常识理解来代替归类的规则。
在新的《商品归类管理规定》中,如果相关归类依据中没有的,可以参考与归类相关的行业标准、国家标准等,这也明确了规则依据的拓展。
4.防御

在归类中经常会出现是似而非的现象,有时甚至出现怎么表述就会导致归类结果的不一样,这显然存在着主观认知的风险。为什么要用防御这个词,因为归类的风险,以及多种因素的不确定性。
从归类的风险看,有经济风险、累积风险、信用风险、刑事风险等,同样的归类差错,会因商品编号对应的税率有无税差、监管条件有无涉证,而导致结果走向不一样。这也就导致对应编码是0关税率风险高,比如84798999.90本章其他未列名机器及机械器具,商品一旦归入此税号,则需要加强审核。另外,货物的年进出口的总货值,也是影响着归类风险的关键因素。

上海天海康索特为您提供专业的商品归类辅导,多年经验咨询热线:021-65065531


文章转自:福建省厦门报关协会
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!

此文关键字:商品归类 海关归类 归类